土壤問題越來越嚴重,死棵爛根、早衰、疆苗疆果、抗性差、品質低、大小粒、畸形果、著色差這些問題越來越嚴重!而人們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又只是注重了氮磷鉀的補充,并希望通過補充氮磷鉀來解決這些問題,很多時候往往適得其反,反而加劇了這些問題的嚴重性!其實這些問題存在的根源還是存在于土壤,一方面是營養不足,尤其是碳元素的不足;一方面是土壤死亡,有益微生物越來越少,土壤中的營養成分難以被作物吸收利用,最終形成死肥,導致肥害,加劇土壤板結酸化、影響莊稼的健康生長。
一,營養不足,嚴重的碳饑餓,并成為了影響作物品質和產量的最大誘因!
經典的植物營養理論認定了16種必需元素,碳、氫、氧、氮、磷、鉀、鈣、鎂、硫等,其中排在首位的便是碳元素!而種植戶朋友對碳元素幾乎從未補充過,已經出現了碳元素嚴重不足!補充碳元素已經成為時不可待的急迫事情,補碳刻不容緩!
作為作物需求的第一大元素,碳在作物生長中卻長期得不到充足的補充。當前,土壤酸化、板結,根系敗壞,作物產量與品質的下降,都與“碳缺失”緊密相連。長期以來,作物依靠自然狀態獲得碳營養,遠遠未能滿足其需求。
作物長期處于缺碳狀態
植物干物質中約有38%是碳元素,植物呼吸作用和新陳代謝時時刻刻都在使用碳,因此,植物所需的碳遠遠大于其所積累的碳。長期以來,人們僅依賴無機二氧化碳提供碳營養,卻沒有重視有機碳液肥或固態肥,導致目前作物處于“碳饑餓”狀態。
通過光合作用補碳是植物營養界和土壤肥料界普遍認同的主要途徑。然而,研究表明,植物利用CO2(在陽光充足時)最佳濃度是0.1%,而自然界空氣中的CO2平均濃度只有0.03%,可見農作物一般都缺碳。加上光照強度低或者陰雨天和夜間沒有光合作用,農作物缺碳更嚴重。如果土壤不能有效地向作物供給有效碳,農作物就會得“缺碳病”。
作物缺“碳”,會導致怎樣的結果?
1、早衰;提前拉秧,早衰死亡!
2、根系衰弱;根腐病、根瘤病、爛根嚴重,導致死棵!
3、黃葉病或失綠癥;葉片小、葉片發黃,甚至葉片發卷、干枯、落葉!
4、作物亞健康;疆苗疆果、長勢弱、植株矮小!座果率低、品質差,產量低!
5、防病抗逆機能低:作物失去自身正常狀態下具備的對逆境的抵御機能,抗寒、抗旱、抗澇、抗病蟲害功能低,易造成嚴重失收。
農作物“缺碳病”直接影響作物正常生長,主要表現在:根部衰弱、植株早衰、光合作用效率差、果實發育不正常、免疫抗逆性差,進而引發多種病害。可以說“缺碳病”不但是農作物百病之首,還是百病之源。業內專家認為,作物依靠自然狀態下的二氧化碳補碳,僅能滿足其需求的五分之一。
傳統有機肥缺少“有效碳”
施用普通有機肥曾被當作補充碳元素的主要方法,然而,有機肥生產的主流技術是高溫發酵,把有機質由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,再由小分子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排掉,剩下一堆空殼,有效碳含量低。據了解,傳統有機肥含有大量的碳但有效性甚低,水溶性一般小于10%,大都在2%左右,因此難以被作物利用。
近年來,擁有科學平衡補充“有機碳”功能的有機碳肥開始受到人們重視,有機碳肥在根本上提升了作物對碳元素的吸收,比起傳統有機肥,大大提升了有效碳的含量。業內專家表示,作物長期處于“碳饑餓”中,通過有機碳肥補碳,可有效消除“碳饑餓”而實現碳平衡。
據了解,有機碳肥在提高化肥利用率、提升土壤碳氮比來改善土壤菌群結構、提升作物抗病蟲能力、健壯農作物、提升果實品質等方面效果突出。
若通過有機碳肥給作物補碳,植物營養平衡將得到改善,可以預計,現有平衡施肥的增產潛力將得到進一步大幅提高。
一方面是土壤死亡,有益微生物越來越少,土壤中的營養成分難以被作物吸收利用,最終形成死肥,導致肥害,影響莊稼的健康生長。
綜合多方面因素,權威專業人士為大家推薦速效型碳肥:硝基碳鉀鎂(水溶型)